电力企业属于第几产业?
首先,电力作为一种商品,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和其他任何产品都没有区别,电力的生产、传输和消费都应该计入第三产业。 但是,由于能源具有基础性地位,各国一般都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行业划归为第二产业。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也为了保持统计口径的一致性,我国目前的统计年鉴也将电力行业归类于第二产业。 当然,如果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来说,电力应属纯粹的第I产业——这是一个没有技术含量的行业,无论重工业还是轻工业都不包括。 但问题是:这样划分没有意义! 在计划经济时代,一切物资都按照计划来调配,不存在市场流通的问题;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物资(包括电力)都必须通过市场进行交易,计划已经无能为力。在这种情况下,用行政手段将原本应该自由流动的实物划归某些产业归口管理,既不可能,也无必要。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电力都应该属于第三产业。 有人可能会问: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为什么能够波及世界这么多国家?
这个问题就问对了。因为美国本质上是一个金融行业,而不是制造业大国。所谓的“中国制造”其实主要是房地产和基建,而非高科技产业。中国作为全球工厂,其实主要制造的是消费品,如洗衣机、电冰箱等等。只不过这些低端产品附加值低,不足以支撑美国人的金融奢侈生活罢了。
电力行业属于第二产业。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包括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第三产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以及农、林、牧、渔业中的辅助活动,制造业中的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采矿业中的开采辅助活动,金融业中的典当、征信、资金管理和货币经纪活动,商务服务业中的自有房地产经营活动、市场管理服务和其他未列明的商务服务活动,还有居民委员会、群众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其他活动。
电力行业既是技术密集型的科技型产业又是资金密集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是关系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重要基础行业,为整个国民经济提供最基本的能源。电力的需要量与社会的经济活动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无论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在发达国家中都是最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