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五行属于什么意思?
“五”是数值,代表天地之间的阴阳平衡之气有五种,它们分别是大阳、少阴、少阳、太阴、厥阴。 “行”是运行的意思。所以“五行”就是天地之间这五个不同的运气的运行状态或规律。 五行学说是中华文明的伟大创造,它具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是中国古代人们智慧的一种体现。
1.相生 “生”指的是生长、发育的意思。“相生”就是上一级的物质对下一物质的生成和滋养作用。在五行中,一般来说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2.相克 “克,克制也。”“反生为克。”相反,克是指一种物质的诞生对于另一种物质生长的抑制或者消耗的作用。同样是在五行中,通常来说是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这是制约、控制的力量。
3.相乘 “乘,凌也。”“相乘”也就是指以上一级的五行来压制下级五行。比如在五行中,水是下一级,火是上级,那么水乘火就是指水克制火;同样是火,由于土是火的上级,那么火乘土就是指火克制土。 相乘的机制其实就是在讲克制的力量加强了。
4.相侮 “侮”是指欺侮、得罪之意。“相侮”就是说五行中的某一行受到其他四行的欺侮,具体表现为某一行的异常亢奋而对其他四行造成侵犯。
5.相生相侮 “相生相侮”就是说有了相生,也就存在了相侮;反之亦然,有了相侮,也就意味着存在着相生。两者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五行之间存在着生与克的规律,另一方面,五行之中又存在着某种不平衡的状态,这种不平衡是由于“相侮”引起的。正是因相侮使得五行之间产生了某些不平衡的情况,于是人们就会采取适当的方法(包括中药调理、针灸等)加以纠正,使这种失衡的情况恢复到正常的状态,这就是中医的治疗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