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亚冠几个名额?
中甲冠亚军、中超第3—6名以及足协杯冠军共5个参赛席位,如果足协杯决赛两回合打成平局,则需要加赛一场定胜负。 中超联赛的前两名直接获得亚冠联赛的参赛资格; 中甲联赛冠军与中超联赛第3名参加半决赛(主客场两回合制)。 如中甲冠军已锁定中超联赛前2名,则中甲第2名自动递补进入半决赛。
如中甲冠军在争冠组赛中排名第3或更后排球队,则中甲第3名自动递补进入半决赛。 中乙联赛的第1名和第2名将分别与中甲联赛的第3名和第4名进行附加赛(主客场两回合制),获胜的球队获得最后一张亚冠入场券。 如果中乙联赛第1名击败中甲第4名,且中超第7名击败足协杯冠军,则中超第7名获得参加下届亚冠联赛的资格。
亚足联在2009年对亚冠的名额分配进行过调整,从澳大利亚联赛加入亚足联参加亚冠联赛开始,亚足联对东西亚大区的亚冠名额进行了重新分配。在2009年前,中超联赛获得2个亚冠名额(即参赛队为4队),J联赛和K联赛为2.5个名额(参赛队为5队),澳超为1个名额,西亚的大体情况与东亚接近。
从2009年起,澳大利亚联赛代表东亚参赛,亚足联对东亚名额分配重新进行了测算,原则是根据联赛近十年的表现和会员协会的技术分来决定具体分配名额。在2009-2010(部分会员协会是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执行新规则)的周期内,K联赛依然是2.5个名额,J联赛减少为2个名额,中超和澳大利亚联赛则为1.5个名额。
2011年,亚足联公布了2011-2014的东亚名额分配方案,K联赛仍旧为2.5个名额,J联赛和澳大利亚联赛为2个名额,中超则增加到2.5个名额。其中K联赛和J联赛的名额变化很小,K联赛由于在亚冠中有非常出色的表现(2009、2010年两次夺冠),因此一直保持的2.5个名额,J联赛略有减少。而澳大利亚和中国的变化则比较大,澳大利亚在2009年后的洲际成绩下滑非常严重,因此削减了名额,中国由于中超球队在亚冠联赛中的表现好于预期(2010年广州恒大打进八强),因此增加了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