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五行是什么属性?

陈春燕陈春燕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金生水”,“土生金”。所以金属雕刻成的字,应该是水属性的。土属性自不必说;而用水去雕刻刻字,是自古就有的。《战国策·齐策二》记载了一个故事,齐国有一名叫萧何的官员进言道,“臣闻明主不恶谏,愚主不能拒谏。今臣新从秦来,忠不信,智不识,诽谤我行。愿以口自诛。”齐王听了很高兴,就让人用斧头把他的话刻在了石头上。这就是最早的石碑了。当然,这种石碑上的文字属水无疑了。 2、“金克木”,“木克土”。古代造字的材料很多,有金石(包括钟鼎等祭祀用的器物)、甲骨、简帛、瓷片等等,其中金石和骨器上的刻文,应该算是金属性的文字。它们属于小篆一类,与现在汉字同源;而木制的器具上所刻的文字,则属于隶书的源头。隶书流传下来,在汉代画像石上,就有不少隶书字体。到了魏晋南北朝时代,由于文人画的出现,书法开始独立出来,成为一门艺术。于是人们更愿意选择书写方便、易见的隶书(如曹丕手迹)或者魏晋楷书(如王羲之行书)。这样,起源于商代的金文字体就开始慢慢退化,最终到了唐代基本退出了实用领域。只有一些小众的文人,会去临摹学习。因此唐代以后的人,很少能见到完整的上古文字了。

3、“金居艮宫,艮为山”,所以金又有山的含义。

赫峰俊赫峰俊优质答主

金,木,水,火,土这五行是古人根据文字假想出来的,并不是真实存在。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对世界本原的认识。它不仅和西方形而上学的元素说具有同等性质,而且比元素说有着更深刻的思想内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通常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等五种物质(即“五行”),经过相生相克规律的作用而形成。因此,将任何事物的属性都根据五行学说进行归类,人的五脏也是如此。由于金、木、水、火、土五者相生相克,被古人想象并引申为事物及脏腑生克制化的规律。

木:甲、乙木属东方,青色,春天,代表的功能是发,人的情志是喜悦。 木有生长、生发、升发、条达之义,凡是这类生物和非生物均归属于“木”。

火:丙、丁火属南方,赤色,夏季,代表的功能是热、炎上,人的情志是愉快。火有温热、升腾之义,凡是这类生物和非生物均归属于“火”。

土:戊、己土属中央,黄色(赤、青、黄、白、黑),季夏,代表的功能是生化、承载、受纳,人的情志是思维。 土有生化、承载、受纳之义,凡是这类生物和非生物均归属于“土”。

金:庚、辛金属西方,白色,秋季,代表的功能是肃杀、收敛、清洁,人的情志是忧思。金有清肃、收敛之义,凡是这类生物和非生物均归属于“金”。

水:壬、癸水属北方,黑色,冬季,代表的功能是寒凉、滋润、下行、闭藏,人的情志是恐惧。水有滋润、下行之义,凡是这类生物和非生物均归属于“水”。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