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算纳音五行?

井政惟井政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纳”字是关键,一般解释都忽略了这个字的意思。这个“纳”字,《康熙字典》等权威古书标注的读音是[nà],而不是我们现在普遍使用的读音[nā]。古人造字,是非常严谨的,一个字有几个读音,是有严格划分的(除非多音字)。其中第一个读音通常用于口语,第二个读音则常作书面语。

比如“插”字,第一声时读[cā],用来表示言语、举动;第二声读[chā],是用来表达插入、安装等含义。再比如“发”字的第一声读[fā],表发散、出发;第二声读[fà],是指头发。

那么同理可证,“纳”的第一个读音[nà],就是入、收纳的意思,第二读音才是现在常用的[nā]。按照古人的方法,应该把“纳”分成两个读音,两个字,即“纳”和“音”,分别记录。

因此古代的“纳音”纪年法,正确的写法应该是“甲子”“乙丑”……以此类推。这里的“子”是指农历的十一月,并不是指干支中的“甲己”或“乙丙戊……”,更不是今天我们说的十二生肖里的“子鼠”。 至于为什么用农历的十一月而不是其他月份作为起点,我就不知道了,也许是古人随意选的吧……

公孙月星公孙月星优质答主

年干支求纳音

将干支(年、月、日、时的干支皆可)按由干促支数的天干数,加地干支数,除以十,取其余数来判断五行。

例:壬寅(壬天干为9,寅地支为3,二者相加为12)。十二除以十,余数为二,二属金,(无余数视为十,亦属水)。

月支求纳音

将起月干支的地支固定为子,以地支每前进两柱为一个临界点来划分阴阳五行。

例:壬寅月。由于寅以子为起点则居第三柱,第三柱是金柱,而且仍在阳位。所以壬寅月纳音为“阳金”,同样以子为起点,则辰、巳、午亦为金柱,而卯为阳金,辰、巳、午为阴金。由于柱数有奇有偶,所以将单柱定位为阳,双柱定为阴,以子为起点,子、寅、辰、午、申、戌分别是水、木、金、火、土、水柱,而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柱。

其它月柱按照此规则推算。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