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工为什么不入摩?

毛姝闻毛姝闻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上工建不是不想进入MSCI,原因不复杂,主要还是因为母公司上海建工集团国际化的成绩不够好看。据称在集团海外资产中,房地产板块已经处于亏损状态,国际工程承包业务也未能实现盈利(2015年之前一直由新加坡分公司运营还多少有些收益),只剩下基础设施业务勉强支撑。所以从母公司层面来看,国际化的业绩确实不够漂亮,连带着让上市公司也不受外资机构待见。

当然,如果单单从市值或者流动性来看,上证综合指数的成份股里面很多比上海建工更为弱势,但它们大多是金融地产类个股,而上海建工属于典型的制造业企业,受到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影响可能面临更大压力。因此对于上海建工来说,想要翻身把歌唱恐怕还需要些时间。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在17年的暴跌之后,上海建工的股票价格现在已经基本回到了16年前的水平(除权因素除外)……

2、关于MSCI,需要说一下的是,这个指数编制公司是一个投资机构,它本身并不提供投资咨询服务,只是提供给各类投资者一个“标的”以供选择。简单来说就是:我有个朋友有台洗衣机要卖,但他不认识你,于是我就做中介撮合一下,把你介绍给他,至于你们谈成的具体情况怎么付钱我怎么抽成之类的细节我也不管了。 但实际上,MSCI对于世界各个地区的市场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尤其是亚洲地区。这是因为MSCI主要编制的是反映全球各地区股市表现的指数,而为了反映各国市场的表现,它必须要考虑各市场对于外国投资者的开放程度,也就是所谓的“可投资性”而定。

为什么开放程度会影响股价?道理很简单,因为海外投资者一般都是通过买入并持有方式参与所投资市场,如果他们发现一个市场难以购买或者是交易很不顺畅(也就是说他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那么自然就不会再对该市场抱有期望而是另寻他路,这对于任何市场来说都是致命伤害。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上海建工不纳入MSCI其实就是一个信号——它意味着海外投资者对A股市场的质量要求提高了,过去那种“不管青红皂白先买他个遍地开花”的投资方式行不通了。这对所有A股市场中的上市公司都是一个警示:如果不作为就必然被淘汰。

麦家蓓麦家蓓优质答主

1. 企业价值是市场决定的,而不是自己吹出来的;

2. 房地产公司现在处于一个历史低点,从长期看这个周期要结束还有很长的时间(当然如果今年就触底的话也是极好的);

3. 现在不是去杠杆的时机,因为现在的地产行业仍然有融资能力,并且可以融到更多的钱(虽然很多公司都在降价),但是明年就不是这样了;

4. 上证50里面地产占的比例已经很高了,再涨上去对A股也不利…… 最后总结一句——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上海建工不一定会跌多少,不过他跟其他建筑类股票比起来会相对较弱一些罢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