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大便隐血怎么回事?
正常情况下,婴幼儿大便应该是黄色或淡黄色,呈糊状,没有腥臭味。如果宝宝大便出现鲜红色血(隐血),应注意宝宝是否出现了便血,或胃肠道出血。出现便血的原因常见于下列几种:
1、痔疮。多数见于内痔,偶尔见于外痔。出血往往是大便以后,出现在直肠或肛门地区的鲜血。表现时有时无,或有时便前半段正常,便后出血。
2、直肠息肉。出血呈鲜红色,少数表现为褐色,少数直接见于粪便中,多数粪便隐血试验检出阳性,少数表现为黑色黏液状或洗肉水样便血。
3、直肠黏膜脱落。出血呈鲜红色,随大便附着于粪便表面或于便后垂落于肛门内,有时便后黏膜自行恢复,局部可表现为溃疡、糜烂或隆起。少数便秘、腹泻或便后久蹲者也可出现黑便。
4、直肠癌。一般表现为便血,不与粪便相混,或呈鲜红色,或暗红色。少数表现为褐色,与粪便相混合,或呈糊状,或粪便附有多量黏液,呈现脓血性或缺血性的稀薄粪便,或表现为粪便的表面附有黏液,或混有脓血。由于肿瘤的刺激,使直肠分泌激素增多,继发大量腹泻、体重下降、消瘦、贫血等症状,在发现大便隐血的同时,还要关注患者的全身情况。
医生主要通过询问病史、肛门或直肠指诊、直肠刺激、内镜检查和粪便检查等来明确大便隐血的原因。对诊断大肠癌,最主要、最有价值的方法是大便隐血试验。凡大便潜血持续常在3天以上,且以鲜红色或暗红色黏液血便为主,偶有脓血便,应疑为本病,再进一步作相关的检查结果,确诊率更高。如大便隐血持续数周,出现头晕、贫血、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隐性出血症状,更应考虑此次腹泻是否为隐匿性的原发性肠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