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侨中学好还是龙泉中学?
我是1991年进的新侨,我妹妹是1994年进的龙泉。那时候新侨在老火车站那里,环境很荒凉,周围都是荒地。学校很大,教学楼2幢,一幢高三,一幢高一二,每个班都配有一台电视机(用于晚自习播放电影),每个教室都有前门后门(现在想想为了突发事件时能迅速疏散真是一点没开玩笑)。寝室是八个人一间有厕所和浴室(独立卫生间在那时来说非常豪华了),条件很不错。
因为住的地方离学校远,我们俩个都住宿。记得当时住读生每个星期只能星期六下午回家,星期天上午返校。学校有个大池塘,里面养了很多鱼,据说食堂的菜不够吃会捞鱼来加餐。晚上自习课后回宿舍,可以看到很多青蛙跳出来(后来才知道这是蛙鸣谷),晚上经常可以听到野猫叫春。(现在想来真的是一段美好的时光啊!)
之后学校搬到了南明河对面现在的校址,我高二那年学校盖了一幢教工宿舍(俗称教工房),我和妹妹住了进去,但不久之后父母也从外地调到贵阳工作,并在这边买了房子,于是我们搬家了。
高中时期是我一生中最无忧无虑的时候,虽然每天早起晚睡,但是学习并不觉得吃力,每科老师都很负责任,尤其是我的数学老师肖光文,他为了让我们更深刻领悟题意经常把题目做成幻灯片给我们讲解。物理老师黄建中用模型来演示电磁定律。化学老师的实验课让人印象十分深刻。 学校的伙食费一天两元钱,早饭一个馒头一碗稀饭一个蛋花,午饭晚饭各一个菜,米饭管饱。一个月六次肉票(买猪肉的那种),每次一两肉。学生食堂的饭菜价格和工人一样。
那时候全校一共二百多人,分为五个教学班级和一个特长班(美术),每两个班有一个公共自习室,晚自习后可以使用到十点半。周末可以看电影,学校组织去郊游,野炊等等。每个学期都会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干部和学习标兵,还有各类奖学金。
如今回到母校已物是人非,新建的教学大楼,宽敞明亮的教室,现代化的各种设备。可惜我已经不再属于这个美丽的校园,我已经在异乡安家落户。偶尔回到旧地看看,只感岁月如梭,年华易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