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扶灵有什么说法?
最近,香港的明星巨星的葬礼排的满满的。从张国荣到梅艳芳再到刁光斗..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的葬礼都是义举,都会有很多人去扶灵。那么为什么香港要实行这个制度呢?这种传统又是怎么来的呢? 首先,因为香港是一个地少人多的地区。土地的面积不足以安放所有祖先的灵位,所以祖先的灵位只能集中摆放。而每年的清明和冬至,后辈们都要上山拜祭所有的祖先。如果家族很大,那么祭拜的祖先就会很多,如果每个祖先的灵位都安排得满满当当,那么就势必会有些先祖的灵位无法安放。这时,就必须在其他祖先的灵位之间摆上“孤魂牌”。这些没有牌位的祖先的亡灵就称为“孤魂”。每年他们只能与后辈子孙在这里相聚,共同度过冥冥中的清明节和冬至节。
为了表达后人对先人的尊敬和思念之情,在香港,人们会用鲜花、蜡烛、纸钱来供奉这些已经无处安放的先人。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个人出现——家庙管理人员。他不仅要指挥整个祭祀的流程,还需要在仪式中读出所有祖先的姓名,让后人知道此次来祭祖的还有哪些祖先的灵魂。而在墓地举行葬礼时,这个责任就更重要了。一旦搞错名字,后果不堪设想。每一个家庙的管理人员都需要十分小心并认真对待这个工作。
随着时代的发展,香港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少港人到内地发展或者移民海外。于是家族概念逐渐淡化,许多人都没有了祖宗墓地的位置。但是人们仍旧保持着冬至和清明扫墓的习惯。不过此时扫墓已经不是去祭奠祖先,而是去拜访自己的远亲近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