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哪个省的?
成都是四川省的省会,也是全省第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交通枢纽和通讯枢纽;成都位于川西高原向成都平原的过渡地带,平均海拔500米左右; 成都在古书上也有许多名字,《南中记》称之为“胡广”,《隋书》上称它为“新繁”,而《太平寰宇记》卷七十则称为“浣花”或“浣州”(唐时曾在今成都北郊浣花池立浣花镇),到了宋代才定名为“成都府”并沿用至今。 “成都”一名的出现可能和“浣花”有关,因为“蜀人清水浣花”(见杜甫《腊日》诗);又因为古代成都一带盛产荷花,又称“蓉城”(唐代王建《题泉眼》:“芙蓉城主新来否?”“芙蓉”即指荷花)。
总之,在古时成都既不是省会是通都大邑,也不是什么军事重镇。到战国中期,在成都附近相继建立了开明氏、蜀国、蜀汉等政权后,成都才开始迅速发展起来,但直到汉代,成都仍算不上什么特别著名的城市。 东汉章帝年间,公孙述在成都自立为王,国号“成”或“成都”,这是“成都”这一名称最早见于记载。此后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成都一直是西川地区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
从隋唐起,关中(今陕西西安地区)及河南等地经济开始复兴,成都的经济地位便相对下降。宋朝时,由于西北和中原战乱较多,四川盆地成为经济和文化的重镇之一,加上“益州”之名已被“成都府”取代,“成都”就成了这片富庶之地的代名词了——这跟今天的情形颇似。如苏轼所云:“成都古道今何在?树顶孤云尚悠悠”(《送贾讷倅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