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基金有多少?
“社保基金”是一个广义概念,在我国主要指由国务院设立、代表国家做出投资的养老保障基金和失业保障基金。 由于我国实行城镇户口和农村户籍二元结构体制,所以建立了两个社保体系,即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简称“城保”)制度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制度。 但随着《社会保险法》的施行,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逐步被打破,新农保并入城保,统一称为城乡居民社会保险。但本文中提到的社保基金,均是指广义的社保基金。 目前,我国的社保基金包括三个部分: 单位缴纳的基本保险费; 职工个人缴费的全部和单位缴费的3%计入个人账户。 财政补贴。
在2016年之前,各地根据当地政策规定对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实行了不同的政府补贴政策,如低于法定缴费年限的,按实际缴费年限给予一次性补贴等。 在2016年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确定了对困难群体实行社保费代缴政策。即在参保过程中,个人缴费有困难的,可由其所在的企事业单位代扣代缴,或由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代为收取并按规定支付。 这也就意味着以前对于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的养老险费和医疗险费的直接减免政策成为过去式,今后这部分费用需要个人全额承担。不过,对于低收入人群来说,可减轻个人的经济负担。
除了上述三个部分组成外,各地的社保基金还包括了投资运营收入和其他收入。目前,社保基金的支出主要用途是: 社会保险待遇,主要包括医疗、生育、工伤、失业保险的待遇及丧葬补助金、抚恤金。 社会保障支出,主要包括对城乡低保、特困等人员开展的救助支出。 其他支出,主要包括行政运行经费、机构建设、审计监管、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支出。 根据2018年全国社保基金运行情况显示,当期净收益482.97亿元,比上年减少567.94亿元,下降61%。 全国社保基金自成立至今,已累计实现投资5.5万亿元,有效应对了低利率环境带来的经营压力,确保了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 其中,2018年实现投资收益额1054.95亿元,比2017年同期增长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