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朱村在哪?
作为在朱村生活了三年的我,我想我具有一定的话语权。 朱村,隶属于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位于增城西部,北与从化区相邻;区域面积147.25平方公里(其中山岭、丘陵地占60%),下辖17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户籍人口8.38万人,外来人口10多万人;是著名的“荔枝之乡”,拥有万亩荔枝园。
交通方面,朱村有广汕公路横贯东西,新塘至佛山高速公路、广深铁路贯穿南北。
教育资源丰富,有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等高校及院校,还有南岗和朱村两大地铁站。 商业方面,目前来说还算薄弱,只有几个小市场,但是,随着华工大、华师附外的进驻以及各个楼盘的建成,未来势必会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流溪河蜿蜒而过,是一个天然大氧吧,周末可以去爬白云山、逛动物园。 不过,现在朱村的短板也很明显:缺乏大型商场超市,购物不便,周边都是工业园,工厂较多。
梁奥优质答主朱村位于增城新塘镇东南部,距新塘12公里,距中心城区约68公里,水陆交通便利。全村总面积2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025亩,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适合鱼、蔬、果、蔗、禽、桑等生产,是广州市农业大村之一。全村2000多户,总人口11300多人。
朱村是革命老区,也是闻名的侨乡,旅居海外及港澳地区的乡亲有6000多人,并涌现出中国科学院院士朱光亚、知名学者朱介凡等众多优秀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朱村人发扬艰苦创业、敢闯敢试的精神,坚持农业大村建设方向,大力发展香蕉、蔬菜、花卉、莲藕、畜禽和淡水鱼高产高效经营,并利用海外乡亲众多的优势积极引进外资,发展三产,村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1997 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为广东省第三轮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片建设试点。2003 年,全镇村社总收入 5866 万元,纯收入 4652 万元,比 1997 年增长 302% ;农民人均纯收入 4556 元。农村通公路率、通邮率、有线电视入户率、用电合格率、电话普及率、自来水入户率均达到 100% ;村道全部实现硬底化,自然村有 80% 通硬底化道路,建成一批现代化学校和休闲娱乐场。
朱村现建成占地800亩的香蕉高产示范基地,年产香蕉960万公斤,人均创收1161元。建成占地500亩的莲藕高产示范基地,年产莲藕400万公斤,人均创收1936元。建成占地2000亩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年产蔬菜8000万公斤,人均创收2612元。建成占地500亩的生猪高产示范基地,年创产值426万元,人均创收246元。建有两个占地50亩的“三鸟”养殖基地,年创产值343万元,人均创收49元。发展面积500亩的花果山种植区,年创产值110万元,人均创收24元。建成一个占地50亩的淡水鱼类高产示范基地,年创产值221万元 , 人均创收147元。成功创建生猪和“三鸟”两个“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工程。引进外资1400万港元开发朱村街市并发展饮食、服务行业,年创利税100万元,安置300多农民就业,人均创收24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