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下腹疼痛好几个月?
腹痛是临床医学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可以由多种疾病引起,其中有些是致命性的急症,如急性胰腺炎、胃肠穿孔等;但大部分腹痛是由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可以通过一般的处理缓解症状,或通过治疗原发疾病治愈,预后良好。 然而,也有部分患者经积极治疗,症状始终不能消失,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医生,我肚子又疼了……老这样,怎么办呀?” “大夫,我这肚子里边咋老响呢?该不会得什么毛病了吧?” “大夫我该怎么办啊?我的病老不好!” ……… 以上是来自消化内科日常开诊时患者问的最多的问题。 的确,很多胃肠道疾病的病程都较长,且不易痊愈,往往需要遵医嘱用药,定期复诊来观察病情变化。对于患者来说,有时甚至需要终身服药。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消化道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类——胃肠道息肉。
什么是胃肠道息肉? 人体内肠壁上有许多皱褶,这些皱褶中堆积着大量的食物残渣和细菌,它们在肠腔里被分解代谢后会产生有害物质,刺激肠壁,导致腹泻;相反,当这些食物得不到及时清除,又在肠道内积蓄,就会被大肠反复吸收,导致便秘。 而胃肠道息肉就是长在胃肠道里的“肉疙瘩”,这些“肉疙瘩”可能是由增生性改变或良性肿瘤引起的。虽然大多数胃肠道息肉生长在肠胃里,但是也有一些特殊类型的胃息肉(间质瘤)和小肠息肉(腺瘤)具有癌变的风险。
有数据表明,75%以上的胃癌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想要有效预防胃炎、胃溃疡以及胃癌的发生,杀灭幽门螺杆菌至关重要。目前常用的杀灭幽门螺杆菌的方法有药物疗法和微创疗法两种。 药物疗法通过口服药物的方式来杀死幽门螺旋杆菌,是目前最主要的根除方式,包括抗生素、铋剂、质子泵抑制剂等。
但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比如孕妇、婴幼儿、老年人等特殊体质者,或是有胃病、胃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一般是不建议自行服用药物进行杀灭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此时最好能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抑酸药、胃黏膜保护剂等对症治疗,同时根据检查结果针对性地使用抗生素类药物。一般情况下,经过10至14天的药物治疗,再复查呼气试验就能知道杀菌效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