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五行中属什么?
“五行”是古代中国人创造的一种时间系统,它以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来解释季节更替、气候变迁、万物生长和消亡。 五行学说最早见于《尚书·洪范》,但其中并没有提出五行相克的顺序;在东汉的《白虎通》里才第一次出现了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相生顺序。而古人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与克的联系,如木生火,就是表明了木具有生发、舒畅的特性,而同时火又具有灼炎、向上的特性,由于木生火的特性体现在时间上的延续性,所以古人用一种循环的性质将这一过程加以描述的时候,就形成了“木火土金水”这一循环的过程。
这种理论逐渐被运用到中医、命理、相术等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之中。而建筑石料属于物质范畴,被包含于五行之中,从五行学说来观察石料的性能是有其科学意义的。 那么,石材属于哪种五行呢?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我们可以将五行分为不同的五行,如根据自然界的变化分为金、木、水、火、土五行,这是古代的五行观点;或者是将五行分为阴、阳五行,即把木、火、土、金、水划分为阳五行,而将阴五行定义为木的阴形、火的阴形、土的阴形、金的阴形、水的阴形。
除了自然界的划分以外,在古代还有天干五行的说法,那就是将天干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干分别对应着金、水、木、火、土,形成了一个新的五行体系——天干五行。 而如果以五行的相生相克为依据,我们将可以建立另一个五行体系,那就是把五行分成相生五行和相克五行。
相生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它们之间是相互滋生、相互促进的关系;相克五行则是土地、木、水火、金。这即是说,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是相互资生的,而土木水火金五种物则是相互制约的。 由于相生与相克是一个对立的统一体,因此在临床上对于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往往需要综合考虑二者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