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从哪个生肖来?

王羽翔王羽翔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子鼠 老鼠,在12属相里排第一。 子时指的是从23时至凌晨1时,正好与夜晚的子时相接,所以鼠在古代被称为“子神”;而“子”在古时也是代表正午的意思。

丑牛 传说牛刚出生的时候只有蛋那么大,经过几百次的轮回才变成现在的样子。它在12属相中排行老二,故称“丑牛”。且古人用斗来计量粮食,以“斗”字代替“丑”字。因斗的形状类似于牛的鼻子,因此用“牛角挂斗”来表示“丑”和“牛”的意思。

寅虎 在古代,人们将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个时段叫一个时辰。时辰有别称,如下午一点到三点为“隅中”,夜间十点到十一点为“亥初”等,而“寅时”是指清晨三点至五点。古人将老虎比作“寅”时,也就是把老虎比喻成“带毛的‘山’字”,其形象与“虎”极为相似。

卯兔 兔子与月亮相配。《礼记·月令》中有“孟春之月,昏(昏,古“黄昏”之意)见兔子”的句子。另外,农历每月初一称作“朔”,十五称作“望”,十六谓之“既望”,最后一天称为“晦”。月亮圆缺变化一周为一“潮”,月亮运行一次为一“月”,均指农历计算。每个月的开始,我们都希望看到月亮中的兔子,因此有了“卯兔”这一称呼。

辰龙 龙是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它形似蛇、像鱼,但有着四腿,而且能发能鸣。关于龙的来源,历来众说纷纭,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龙的形象是古人综合各种动物特征创造的。而在12种动物里,龙的排位第六,故称“辰龙”,这个“辰”指的是早晨七点至九点的时间段。

巳蛇 “巳”表示上午九点至十点。《礼记·月令》中有这样的描述:“孟夏之日,黎明既苏。”这里的“既苏”就是指太阳已经升起来了,而太阳升起就意味着白天开始。

午马 马与太阳相对应。“午时”就是上午十一时至十二时,此时太阳最猛烈。而“午”字的字形就像一把伞下面有一匹马,正好对应“烈日当空”的场景。

未羊 羊与未关联密切。“未”有“末”的意思,而一年之中十二个月又分为上中下三旬,每个月的最后三天就叫做“末”,即现在所说的“月底”。农历四月俗称“孟夏”“初夏”,五月称“仲夏”,六月叫“季夏”,七月又称“孟秋”等,而十一月则叫“季冬”。十二月最后一天和一月第一天被称为“腊月”和“元旦”。如此推算,农历四月后面就是农历五月,那么农历四月也就成了“孟夏”,而农历五月就成了“仲夏”。这样,羊就在六月变成了“季夏”,到了十月就变成了“季冬”,正好应了“未羊”的称谓。

申猴 猴子喜欢在树林间跳跃,行动非常敏捷。它灵机一动的时候,就喜欢挠挠腮帮,像个思索的样子。另外,猴子喜欢群居生活,而每个群体都有带头的小首领,这个小首领往往最为聪明能干,最能讨得其他成员的欢心。在12种动物里,猴子排在第七位,故称“申猴”。而“申”正是中午十一时至下午一时这个时间段。

酉鸡 传说,鸡是从玉帝殿前的梧桐树上掉下来的。一天,王母娘娘举行蟠桃宴,玉帝让诸路神仙齐来赴宴。可是正当大家吃得高兴的时候,一个身穿黄袍的小妖突然跑进来,对玉帝说道:“不好啦!不好啦!太白金星跟一个老母鸡跑了!”大家一听,个个义愤填膺,群情激奋。这时,天篷元帅忍不住问道:“那个老母鸡到底多老?是不是羽毛都快脱光了?”小妖摇摇头说:“不是不是,那老母鸡虽然年纪大,却是风华正茂,正值壮年呢!”“那为什么叫她老母鸡呢?”天蓬继续问。“因为……”小妖看了看玉帝,欲言又止。“因为什么?”玉帝笑着问道。“因为……因为这老母鸡长得实在太像了!” 于是,为了区分真假,玉帝命人给真鸡冠上戴上宝石,而假鸡则被除去冠冕,以示区别。后来,人们根据“鸡”与“酉”的结构,创造了一个形声字“俎”。《辞海》中对于“俎”的字形解释为:“象形。上面象鸡头,中间象颈项,下面象臀部。”

戌狗 狗与阴历十二月相关联。在十二月天气最冷,正所谓“数九寒天”,而狗的适应能力很强,无论严寒酷暑它都能保持稳定的体温。在十二月最后的一天,太阳落到正南,也就是说这一天开始变短,随之而来的便是黑夜漫长、气温骤降。按照阴阳五行之说,十二月属水,此时水气最旺,而狗属土,土克水,正所谓“克”意味着制约、管束,所以冬至以后,狗开始管束水,不让其肆意妄为。

亥猪 亥时指深夜九点到十一点,即子时之前。古时晚上睡觉一般很早就睡了,而亥时则刚好是晚饭过后一段时间。猪喜欢吃食,每当它吃食的时候就喜欢发出哼哼唧唧的声音。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