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住宅为什么建高层?

夔逸俊夔逸俊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回应一些上面的答案, 中国现在的人口年龄结构是未富先老, 60后和70后这一批人拥有绝对的买房话语权, 这批人都经历过物质极度匮乏的时代,对于房子这种生活必需品有着强烈的刚需情绪,同时这代人深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传宗接代、养儿防老),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是他们这代人有尊严的退体和安度晚年生活的基础,因此这代人对房子的需求是既强烈又顽固,你跟他们讲什么宜居,讲什么建筑密度,他们只会给你摆出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

再说说80后的房子观,这一代人相对来说是比较幸福的,在物资不匮乏的岁月里渐渐长大,没有经历过物质的极度匮乏,所以相对于60后和70后来说对房子的需求没有那么强烈和固执,再加上90年代开始房地产商大规模建设商品住宅,从户型设计到小区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于是人们有了更好的选择,80后在城市里的选择远远不止一套房那么简单,这个时候开发商也开始迎合80后追求舒适生活的需求,楼层逐渐增高,户型也越来越合理,因此高楼层的房子逐步成为了市场的香饽饽。

当然80后有追求更好的生活这个客观原因,但从根本上来讲中国住房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是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而城市土地是有限的,为了缓解城市发展与土地供给之间的矛盾,国家提出了“住房制度改革”,将以前的福利分房改为市场配售,并且不再新建大量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而是转向了市场化,谁出钱多谁就能买到好的房子,地价越炒越高,房价也水涨船高,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人也越来越有底气为自己拥有的房子买单。

方彳方彳优质答主

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发展、人们收入和消费水平提高,是住宅建设不断提速的动力之源。全国已建成城镇住宅面积从1978年的14.13亿平方米增加到2007年的165.29亿平方米,增长11.1倍,其中相当大的部分是在1998年之后实现的。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从1978年的6.7平方米增加到2007年的26.2平方米,增长近3倍;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从1998年的8.2平方米增加到2006年的16.5平方米,增长了1.5倍;而1998年之后实施的安居工程、经济适用房、房改房建设都使住房困难家庭受益。

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是住房居住属性的最佳体现,满足“住有所居”与“居有所安”成为社会共识。城镇的空置住房逐步出租,满足务工人员居住,住房市场化改革进一步释放了住房有效需求。通过实施住房公积金制度及改革住房信贷制度等一系列政策,使中低收入家庭也逐步有能力购买到合适的住房。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