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为什么打假球?
CBA的造假,从球员方面来说,主要有两种类型——
1.完全造假型 这类造假的目的是明显的,就是为了骗取奖金!比如前北京首钢主帅邓华德,在任期间曾公然要求手下球员故意输球,然后从中领取高额奖励。这些输掉的比赛,有的是季后赛胜败决定生死的关键场,有的甚至是常规赛毫无意义的垃圾时间。值得一提的是,北京首钢在当时正是由莫铁文、马布里等人率领的一支穷尽全队的金钱和资源来烧钱的土豪队。
2.主动掺水型 CBA的很多球队都是俱乐部老板个人资产的一部分,这些老板一般都对体育项目很热爱,因此很多俱乐部的建立初衷就是为了完成他们心中的梦想,打造一支属于自己的冠军队伍。而很多球员,也是因为看好某个老板的实力或者与某位教练的个人关系而选择加盟一支新成立的俱乐部。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实力不够强但有意夺冠的队伍就可以通过“主动掺水”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标了。当然,这种造假只是“程度”较轻的一种。
而CBA最大的造假疑云,就是总冠军的归属,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CBA目前的制度规定,每个球队必须要打满7场比赛才能决出胜负,而在赛季末段如果两支战绩接近的球队相遇,往往就需要通过加赛来决定排名先后。这也就意味着,即使某些球队已经提前锁定名次(无论第几),为了尊严他们也要硬着头皮打出真功夫来。所以每逢这种情况,总是有不少人认为这两支球队是“假球”,因为打得难看就不说了还常常胜负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