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字五行属性是什么?
“诺”,读nuò,本义指答应、允诺。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和用法与古代相同或相似。 《说文》曰:“诺,应也。从口如勿反。”许慎的解释是,“诺”的本义是指答应、允许的意思。段玉裁注解说:“凡对人而可之者谓之诺……今人相答辞曰‘好’‘是’等,皆古之诺矣。”也就是说,今天人们互相对答时说一个表示肯定或肯定的词,比如“好吧”“行啊”“可以吗”等等,其实这些词汇在古代都写作“诺”。 在甲骨文中,“诺”字是由口字(代表人的嘴巴)和一个如同“勿”的字构成的。段玉裁认为这个象形字像是说话时伸出手指而不许的样子,所以解释为“应如毋言”(也就是不应多话的意思),从而得出了“诺”有答应、允诺的含义。
汉字中大部分字的构造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我们可以通过字形来推导出汉字的造字本意。比如,从“口”这个偏旁来看,它一般都表示跟人口舌交流有关的事务;而“勿”则是一个倒写的“一”字,表示禁止。因此我认为段玉裁的解释有一定道理。
既然“诺”的本义就是允许或是答应某种请求,那么它的五行属性就应当为金或者木了——金可以喻指坚硬的物质,即许下的诺言要说到做到并且不能更改;木则可以比喻生长迅速的植物,表示诺言一经说出就如树苗一样茁壮成长,难以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