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结局何常在?
《落》的落幕究竟代表什么?
记得当时笑别离,萧然一曲入落花。
花开花落春又将去,今年今年人不同。
这似乎是对《落》最大的总结,一曲离歌,繁华落幕,是结束也是开始,新的一页等待人们去书写,新的篇章等待人们去见证。
然而,这又与《何常在》《谁是英雄》有什么关系呢,答案是一个,他们都是《大秦》世界的一部分。
众所周知,在《大秦》中,是各种势力的较量,有强大的魏吴,鲁楚等旧有势力,还有新兴的韩赵魏。而李牧和冯亭便是韩国的代表,所以在《落》中,韩国的命运应该是最为凄惨的,虽然还有一段时间才能正式落幕,但根据各种暗示,结局已然注定。
如此,赵冯联盟必定瓦解,而赵王迁还不得不寄希望于韩王的上党来防御秦军的突破,而韩王最终选择了放弃上党归附秦国,韩王的选择应该是最为正确,因为上党已经是无用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归附秦国才算明智。
而上党对于韩国来说已经没有什么用处的理由已经在《何常》中说明,就是韩国已没有能力保护上党,上党已经是在悬崖边的婴孩,不管愿不愿,都必须弃之,而韩国的悲剧在于,它根本没有能力防守上党,无论任何人,包括韩王,上党的命运必然是在悬崖边徘徊,而当赵军来袭时,才会选择跳下。而实际上,上党即使给了秦国,秦国也没有能力防守,所以上党就是两国的政治筹码,谁也不可能真正拥有。
而冯亭最后的自尽也应该是在情理之中,身为一个臣子,能够以一城而害死整个国家,自己的国家已经没有希望了,只有一死可以保全国家的名声,冯亭必死,当赵王决定放弃上党的时候,冯亭便已然是死路一条,而何曾想真的一死能换一国之名。
而还有李牧,李牧最后的归宿不好说,因为他不是主角,所以作者并不会为主角安排如何的去处,但从各种情节看,李牧必然受到了不小的震撼,毕竟自己的国家放弃了上党,自己又该如何自处?等待他的只会是未知的命运。
而魏吴鲁楚的结局似乎已经预定了,那就是衰败。虽然《大秦》世界的前景是秦一统天下,但是还有那么长的路要走,魏吴鲁楚还是有时间的,他们的衰落只是时间的问题罢了。
那么结局究竟代表了什么?
1:大秦天下的统一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无论谁存活着,这个结局已经是注定的事实了。
2:无论是谁存活着,他们已经是无力的,他们的衰落已经是确定的了,所以那些还在幻想魏国韩国赵国什么的能撑到最后统一的人醒醒吧,大梦早就醒了。
3:韩国的败亡是注定的,无论他们如何抵抗都是没有用的,无论谁的结局多么完美无缺,他们的终点已经注定,那就是灭亡前的繁华。
4:命运安排下的种种,都是无可奈何的,无论谁,都在命运之中,就如同大海中的一叶扁舟一样,随波逐流,身不由己。
5: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在冥冥之中,早已注定,不管是生 是死 ,都是在活着
PS:顺便BS下,怎么最近没见到韩非?难道又消失一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