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乙肝怎么冶疗?
对于乙肝病毒感染的孩子,首先应当进行抗病毒治疗。由于目前尚无能够抑制乙肝病毒 DNA 复制的药物,因此主要采用干扰素 α 或核苷(酸)类药物治疗。 对乙肝病毒 DNA 阳性和肝功能异常的患儿应立即给予抗病毒治疗;而 DNA 阴性、肝功能异常的患儿是否治疗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 DNA 阳性、肝功能异常且年龄大于3岁者也应治疗。
目前常用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是干扰素和拉米夫定等。干扰素又可分为普通干扰素和基因工程干扰素。普通干扰素每支40万单位,价格较便宜,但副作用较大,有恶心、呕吐、腹泻、乏力等不良反应出现,且用药后6个月~12个月可出现抗体下降,需再次接种。而基因工程干扰素副反应较小,仅个别患儿有轻度头痛、头晕、乏力现象,多在服药数月内消失,也不至于产生抗体应答下降的问题,比较起来较为理想。
对以上两药治疗效果不佳的患儿可以联合应用药物,如干扰素加拉米夫定、普通干扰素加阿糖腺苷或单磷酸阿糖胞苷等。
除了使用抗病毒药物外,还应针对患儿的具体病情采用保肝、降酶、利尿或输血浆和白蛋白的方法积极治疗,必要时还可采用人工肝治疗。此外对于合并甲型肝炎或其他类型肝炎的患儿还应及时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