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哪个剧院?
作为在文化艺术领域深耕多年的国企,广东粤剧院秉承“传承、创新、开放”的发展理念,倾力打造集表演、教学、科研、人才孵化于一体的国家级艺术综合机构,为繁荣我国戏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坐落于广州市越秀区东湖边上的广东粤剧院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专业化戏曲剧场,总占地面积30985平方米,由主楼、附楼和南楼组成。这里曾举办过多届“梅花大奖”、“白玉兰戏剧奖最佳导演”等奖项的颁奖大会,也是首次在华南地区展示京剧“四大名旦”的演出场所。
1979年4月2日,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的通知精神,由国务院和文化部派遣组成的“中国京剧团”(简称“央京”)赴香港进行访问演出。这次演出的剧目有《沙桥饯别》《三岔口》《连环套》《拾玉镯》《群英会》等,这些戏都是传统戏而且也是当时的代表戏。
由于当时正处于计划经济时代,演职员都是由国家供应衣食住行的,因此这个剧团被称为“铁饭碗剧团”。据一位老剧团的演员回忆当年赴港演出时的盛况时还历历在目:“那是一个不夜晚啊!观众的热情让我们深深感到作为一个京剧演员的无上荣耀。”
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结构的多元,以及大众娱乐方式的多元化发展,传统的观剧模式被打破,许多剧场都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盛况。但随着互联网+文艺的出现,许多传统剧团开始借助网络力量宣传自己,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中国传统戏剧。
如江苏大剧院推出的沉浸式话剧《新茶坊》,以明代冯梦龙所著小说《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为故事蓝本,运用多幕式结构,将古代与现在结合,用现代人的视角重新演绎这段精彩故事。舞台上只留下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演员们依次上场,通过独白进行对话、抒情和回忆。除了台词和唱词外,舞台没有任何道具和背景音乐,全部靠灯光效果和演员们的演技来推进剧情发展。
与传统的话剧截然不同,这部剧没有复杂的情节,没有逼真的特效,有的只是质朴的舞台、朴实的场景,还有那一颗颗赤诚的心。正如该剧主演、著名演员黄品沅所说:“我的身体就是舞台,我的内心就是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