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升值行业有几个?

景嘉毅景嘉毅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升值”这个概念有些模糊,如果单指人民币汇率上升的话,那么只有2010年和2015年两次升息可以期待;如果是还包括GDP增长在内的话,那可以选择的“升值行业”就很多了——因为无论哪个国家的GDP都是由无数具体产业构成的,而每个产业的GDP又都是由各种各样成本构成(除了劳动和资本两大要素外,还有技术、管理、环境等无数种要素)的。

如果一个国家要想使自己的GDP增长得快一些,只要使本币汇率上升得低一些,使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得高一些就可以了。这样,本国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会提高,对外出口会增长,国内对应的产业产量也会增加,就业人数也会有所增加,GDP自然也就会升高了。当然,这种“升值”是相对别的国家而言,对于自身来说,其实GDP并没有增加,只不过原来的东西现在卖得比以前多了而已。 但这里也有一个问题:GDP核算必须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否则的话,用以前的价格计算出来的GDP总量就会是个虚假的数字。比如,假设某国去年GDP为100亿美元,今年GDP为103亿美元,如果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实际GDP应该等于97亿美元。不过,今年GDP多出的3亿美元正是由于本币升值带来的出口扩张效应导致的,所以这3亿美元其实是多余的。从这个角度看,本币升值确实“多得”了一些GDP,但这只是虚假的增量。

既然本币升值带来的出口增长最后只会给GDP增加一个虚拟的数值,为何还要坚持人民币升值呢?原因只有一个:为了达到同样的GDP增长目标,人民币需要更大幅度地升值。打个比方吧,本来国内某个行业(或者整体经济运行)的GDP产出是由100元成本投入产生的,而现在国际竞争力提高了,同样GDP产出只需要80元成本,那么自然整个经济的GDP就可以额外增加20元。但这是靠牺牲效率换来的,如果未来这个行业的技术水平没有大的进步,那么它的生产率其实还是100元/美元,要维持同样的GDP产出水平,以后就必须付出120元的代价(100元成本+20元汇率损失),效率不但没有提升反而下降了。显然,这种以牺牲有效率为代价换取的GDP增长不是最优的选择。 如果考虑到通货膨胀,问题就更加复杂了。因为物价上涨的情况下,本币即使不升值,原本价格过低的产品价格上涨后也能使进口替代产业获得一定的比较优势,从而增加GDP。然而在这种情况下,通货膨胀本身也是一种扭曲竞争力的因素,而且比单纯的人民币升值要恶劣得多,因为前者还会使贸易条件恶化。虽然通过人民贬值可以阻止通货膨胀,但是贬值幅度总是有限(至少不能超过物价上升幅度),而且时间间隔较长,无法做到即时调整。在通胀期间,贸易条件始终在一步步恶化,直至物价稳定下来为止。这时,GDP可能是增加的,但增加的部分不是来源于进口替代,而是来自物价水平的上升。

司徒丽燕司徒丽燕优质答主

在中国,升值的行业有很多,主要分为几大类别:

1. 教育行业中的一些领域,如职业教育、英语口语培训、留学教育等,这些领域的价值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并且需求量在不断增加。

2. 健康行业中的一些领域,如健康管理、养生保健、医美等,随著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这些行业的价值也在不断提升。

3. 金融行业,尤其是在线支付、移动支付、数字货币等领域,随著科技的发展,金融行业也在不断升级,满足人们更多的需求。

4. 科技行业中的一些领域,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这些领域的发展潜力巨大,未来会有更多的升值空间。

5. 环保行业中的一些领域,如环保技术开发、清洁能源等,随著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这些领域的价值也将得到提升。

6. 行业内的一些领域,如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这些领域需要高水平的技术和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升值潜力。

总之,中国的升值行业很多,这些行业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和潜力。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