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字五行属什么?
《康熙字典》记载, 筝(筝)zhēng ㄓㄥˉ 弦乐器,古代十三根竹条所制,现多为金属和塑料制作。 笔画数:12;部首:木;笔顺编号:123451112234 【形】 (会意。从木,争声。本义:古乐器名)同本义〖zither〗 筝,秦筝也。瑟类。——《说文》 今之筝,十二弦。其十五,秦以前所制;此八者,汉初所增。——《通典·乐二》 又如:筝人(弹筝的人);筝竿(即古筝,因张琴时需用竹竿支撑,故称)
详细解释:
筝 zhēng ㄍㄥˉ ◎ 弦乐器,古代十三根竹条做成的演奏乐器的。现在的古筝使用钢丝和塑料制成。 ◎ 通“争”。 郑码:FSJQ,U:68B3,GBK:C1F4 笔画数:12,部首:木,笔顺编号:12345122234 四角号码:57027 UniCode:CJK[1]
编辑本段汉语大字典
《汉字大字典》记载如下: 〔古文〕《唐韵》章盈切《集韵》《韵会》《正韵》之盈切,音征。《玉篇》秦瑟也。似瑟而小,十三弦。《释名》筝,象筑。《诗·小雅》有筝有瑟。《疏》瑟、筝一种物。《礼记·月令》张筝吹竽。 ○按古无筝字,筝即瑟之转。《书·禹贡》惟徐夷被荆蛮,州吁敢违伯父誓,是古时但谓之瑟。至秦始谓之筝。 与筝字通的有: [方][~儿]〈方〉([1]zheir)〈方〉筝鼓。见「打~」。(选自《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编辑本段词源考
中国古乐器之一,是一种古老的弹弦乐器。它是中国独特的民族乐器之一。筝起源于秦朝的咸阳,至今已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据史料记载,它是由战国时期楚国的琴演变而来的。它最早叫“筑"。《庄子-李斯列传》中有这样一句话:“秦小雅曰‘白雪’之曲,有李斯善奏此筑,虽孟轲不能易也.”这里的“筑”,就是筝的前身,这种古老的乐器一直延续到汉代才逐步演变为筝。所以有人把筝比作筝形的筑,形象地把它比喻为“瑟状而矮小”。可见它的外形变化是很小的.只是在弦数的多少方面有了发展,而且这种发展趋势还非常明显。现在我们所见到的最早的筝图像是敦煌壁画中的唐代绘画,上面有十三弦的图象,这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筝的原型了。到了宋代,出现了十八弦的筝,明清时期则发展成二十五弦或二十四弦甚至更多的筝了,直到今天还是如此。 在民间传说里,有一个关于古筝来历的故事: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将相和不好。秦国人就造了一件会唱歌的乐器来讽刺廉颇将军。这个乐器就是筝。因为它是用木头做的 所以取名叫“木”。后来人们就称为“秦筝”了。因此我国古代又称古筝为“秦筝'。这虽然只是个传说,却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古筝的存在并成为当时社会较流行的乐器。 另外,据说筝在诞生的时候并不是用来演奏音乐的,而是由士兵弹奏来给战鼓伴奏用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筝渐渐脱离了军乐的地位而被当做一种单独的乐器来使用,并且受到人们的喜爱。直到现在为止,我们仍然可以听到用筝演奏出来的雄壮的音乐。
编辑本段来源考证
“筝”字的由来 “筝”这个名称是怎样得来的呢?目前,比较可信的说法有两种:一是古筝因出秦地而得名。《释名·器乐》载:“秦人薄命,因其俗以为筝名焉。”意思是说,由于筝的音色优美动听,流传于秦国各地,秦国人也因自己的国家以筝鸣于世而深感自豪,于是就将这种乐器命名为“筝”了。二是筝因其音响效果类似击缶而发出的锵锵之音,故而得名为“筝”。这种说法最早见于汉代应劭著的《风俗通》一书。不过,这两种说法都只是一种推测而已。 还有一种更为广泛流行的说法则是认为,筝的名字取自“筝笛”的“筝”“笛”二字。相传周朝时有两位大臣,一个叫许负,另一个叫东野圭皋。他们精通医术与算卦之术,在民间享有很高的声誉。一天一位官员找到许负请求他为自己算一下命运吉凶。他说:您今年一定有个好兆头!果然过了不久那位官员便被朝廷提升重用。为了表示感谢,他将一只筝作为礼物送给了医生。可是就在他刚要提笔在筝上题写“筝笛”两字时,却发现由于过于高兴他竟忘记了写这两个字了。于是他只得另起两行写道:“医家之器,可云神妙兮;君子之琴,岂不尔乎?” 从此之后,“筝笛”就成了人们对这种乐器的称呼。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技术的进步,筝的外形也有了很大的改变。除了弦的数量以外,筝的形制也在不断发展中得到了提高和完善。现今市面上最常见的筝是十六弦筝。
编辑本段历史渊源
古筝是我国古老的汉族民族乐器之一,距今已有二千五百余年的历史。属于弹拨乐器。它结构复杂、做工精细,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历来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被誉为中国的“国乐”。 古筝的历史相当悠久,虽然无法确定最初的创造者是何人,但根据史料的记载以及考古学家们的研究发现,早在战国时期它就已经开始在我国流行开来。至于最初它的样子是怎样的恐怕已经很难再找到一些相关的资料了。不过,根据现存的古筝实物推断,当时的筝是用整块木材做成。而现在的筝都是经过改良的,一般都有十三根或十六根以上的弦。还有一种是带有音箱的,叫做阮。 秦汉时期,古筝的制作已基本定型。在南北朝时期,又出现了另一种带共鸣箱体的新型筝,同时这种新筝的